据《极目新闻》报道,7月26日晚,平常运动频率不高的李女士心血来潮跳操1个多小时,在高强度运动过后难挡美食诱惑,吃了一顿宵夜。次日,她浑身酸痛并逐渐加重,紧急送医后,李女士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。
为啥运动可能致横纹肌溶解症?如何安全运动避免该病症发生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向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郭银雪寻求答案。
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?
“横纹肌是人体都具备的肌肉,绝大部分附着于骨骼上,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而得名”,郭银雪解释道,人类可以主动控制这些肌肉收缩和放松,进而实现骨骼的运动和躯体的动作。
横纹肌溶解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,致横纹肌细胞坏死,细胞内物质释放到循环系统,使得血清肌酸激酶、肌红蛋白升高,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、尿色变深等临床综合症候群。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包括创伤性的,如挤压伤、大面积挫伤、烧伤,以及非创伤性的,如过度运动、药物和毒物、感染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。
运动后产生的肌肉酸痛(DOMS)一般是因为局部肌肉劳损,加上产生乳酸过多所引起的,因此不必过于担心。但如果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、失力、茶色尿,可能中招横纹肌溶解症,需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郭银雪
夏日疯狂运动不可取,易致中暑及其“姐妹病”
炎炎夏日,暴汗后水分脱离使得体重减轻、皮肤收紧,于是在夏日加重运动成为减肥人士的选择,更有甚者选择在太阳底下进行剧烈运动。但室外运动过量容易中暑,甚至引发中暑“姐妹病”——横纹肌溶解症。
“烈日高温下劳作、运动、中暑等是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最重要的诱因。”郭银雪解释,高温环境和热辐射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,汗腺功能衰竭,水电解质丧失,使膜通道受损,影响血液正常代谢,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,从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。相关资料显示,中暑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为25%。
虽然高温确实会使基础代谢率略微提升,但这个幅度通常在5%以内, 远远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出汗主要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机制,与脂肪消耗并没有直接关联,而且短时间内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郭银雪医生日常查房
三伏天,安全有效减肥怎么做?
郭银雪认为,三伏天在中医看来,确实是“冬病夏治”的好时机,但减肥需要因人而异:阳虚体质的人可能适合在三伏天减肥,而阴虚火旺者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如何安全有效地在三伏天减肥?
运动:运动应循序渐进,避免高强度、长时间的训练,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,避开强烈的阳光照射;运动后应避免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吹空调,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饮食:合理膳食,增加蛋白质摄入,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,避免过量高糖冷饮。
补水:务必饮用温水而非冰水,这样既能补充水分,又不会伤到脾胃及阳气。
郭银雪强调,三伏天减肥并不是捷径,要科学理性对待,避免盲目跟风。与其追求短期效果,不如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,确保减肥过程的安全与有效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宛璐
编辑 郭睆秋
二审 肖慧
三审 闵捷
散户配资股票,专业杠杆配资,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